7月16日上午,康桥悦生活在郑州举行了香港上市庆祝仪式,这也标志着康桥悦生活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交易。
康桥悦生活股票发行价3.68港元,据此计算,预计康桥悦生活将收取的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5.83亿港元。
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末,康桥悦生活在管建筑面积在河南物业公司中排名第二。2020年全年,康桥悦生活营收5.76亿元,同比增长58.6%,营收、增速均位列河南物业公司前三。
至此,建业、正商、鑫苑、康桥四家河南头部房企旗下物业公司正式会师港股市场。
募资5.83亿港元约65%将用于并购
康桥集团董事长宋革委在现场表示,康桥悦生活在香港上市,开启了新的征途,为公司战略发展搭建了国际化的资本平台,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康桥悦生活将以此次上市为契机,继续深耕华中地区,并扩展在全国重点城市,持续扩大服务外延,从住宅到产业园、从写字楼到医院、从银行到大学,进而为城市提供服务。
资料显示,康桥悦生活在河南省处于领先地位,历经逾10年的发展,一直深耕河南省,并逐步将业务拓展至河南以外的重点地区,包括浙江省、江苏省、湖北省、河北省、广东省、山东省及陕西省。
对于此次募资用途,康桥悦生活公告称约65%或约3.79亿港元,将用于寻求选择性投资及收购机会以进一步发展战略合作及扩大本集团的业务规模;约10%或约5830万港元,将用于投资智能化运营及内部管理系统以提升服务质量及客户体验;约15%或约8740万港元,将用于丰富及拓展本集团的服务及产品种类以发展本集团的多元化业务线;约10%或约5830万港元,将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目的。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康桥悦生活约向238项物业提供物业管理服务,覆盖中国8个省28个城市,合同建筑面积约为3900万平方米,拥有112项在管物业,总在管建筑面积约为1570万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康桥悦生活整体毛利率由2018年的23.6%上升至2019年的30.6%,并于2020年维持相对稳定在30.7%。康桥悦生活称,其毛利率的增加主要是由于随着扩大在管项目组合,与传统物业管理服务相比拥有相对较高毛利率的增值服务增长以及通过增加智能设备及系统实施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实现了更大的规模经济。
财务数据显示,物业管理服务、非业主增值服务、社区增值服务为康桥悦生活的主要收入来源。该公司收入由2018年的2.29亿元增加58.5%至2019年的3.63亿元,并进一步增加至2020年的5.76亿元。康桥悦生活的净利润由2019年的6010万元增长52.6%至2020年的9180万元。
现场披露康桥悦生活六大核心竞争力
康桥悦生活服务集团董事长戴卫在现场表示,全国化、市场化、科技化、产业化、持续化、团队化是公司核心竞争力。未来将持续深耕华中地区并扩张在全国重点城市的业务,进一步丰富所管理物业的业态,以巩固市场地位;继续加强外拓能力,持续提升并购能力,进一步通过标准化和科技赋能提升用户满意度及运营效率。
2020年7月29日,康桥物业正式更名为康桥悦生活,并发布了两大升级战略,以全生命周期体验和全生活场景感受向城市综合服务商转型。
在那场发布会上,康桥悦生活提出,在原有服务上细分服务场景。从宗地研究、营销配合、施工检查到承接查验,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生活服务。此外针对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康桥物业精心设计、打造了完整社区体系,提出了悦见(39个客户触点)、悦听(24小时服务热线)、悦心(169项服务细节)的全体系服务。
不难发现,更名后的康桥悦生活战略更加清晰,因此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招股书同样披露,康桥集团所开发的物业主要位于省会城市,如郑州、武汉等地的物业管理费一般高于地级市的物业。在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康桥集团开发的在管物业中,位于省会及周边城市的比例分别为100.0%、100.0%及97.2%。
多家物业公司密集抢滩港股市场
连日来,国内多家物业公司密集抢滩港股市场。Wind数据显示。从6月18日到23日,短短6天时间,领悦服务、朗诗绿色生活、德信服务、康桥悦生活4家物业公司先后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此外,长城物业集团、禹佳生活均于6月16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材料。
以河南企业为例,省内头部房企建业、正商、鑫苑、康桥旗下物业公司均齐聚香港资本市场。其中2019年10月11日,鑫苑服务登陆港交所。该公司以每股2.08港元的价格,发行1.25亿股新股,净募资2.2亿港元。正商旗下的兴业物联于2020年3月9日上市。其IPO获得市场热烈回应,香港发售曾获1414.06倍认购,净募资1.68亿港元
兴业物联登陆港股两个月后,另一家河南本土物业企业建业新生活在港交所敲锣上市。作为河南龙头房企旗下的物业公司,建业新生活港股IPO净募资19.16亿港元。
为何物业企业对港股资本市场情有独钟?“一方面由于A股市场对于物业企业上市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另一方面,登陆香港资本市场有利于物业企业发行美元债等,对于目前融资渠道不断收窄的房地产集团来说,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有业内人士表示。
不过该人士也提到,随着越来越多的物业公司跻身港股,想要获得资本市场青睐,硬实力将成比拼重点。而除了投资人,业主也是评判物业公司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上市或是一个新的开端,企业未来走向如何仍然有待时间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