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河南省房地产业商会! [会员登陆] [在线注册]
新版网站 旧版网站
管城商都历史文化区 未来将打造成郑州的会客厅
来源:河南商报 发布日期:2017/4/12 发布时间:2:59:50 浏览次数:1041次

有3600年历史的郑州,文物资源却一直没闯出大名堂管城回族区区长虎强谈未来的计划。

要把商都历史文化区

打造成郑州的“会客厅”

当外地朋友和游客赏完牡丹、看过少林、吃罢夜市,住进郑州后能去哪里、看什么?拥有3600年历史的郑州此时是略微尴尬的。

能代表郑州历史文化的元素,更多是在管城回族区,有人开玩笑说:“到这里又看什么,看土墩儿(意指商代城墙遗址)?”

记者了解到,郑州官方认为,“到这个时期,该做点文化方面的事儿了。”而建设商都历史文化区,便是其中的一件大事。

【说头与看头】

建设四大历史文化街区

商都历史文化区是其中之一

3600年前,中国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朝曾在如今的郑州建都,至今郑州依然保留着商代城墙遗址。作为郑州的老城区,管城回族区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辖区文物资源就有200多处,但都未形成规模,未打造出大名堂。

在管城回族区区长虎强看来,郑州虽有3000多年历史,但实际情况是“有说头,没看头”,在历史文化领域没有用以对外展示的窗口和名片。

郑州官方显然也看到了这个现状,4月9日,郑州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市长程志明说,郑州市要加快建设商都历史文化区、古荥大运河文化区、二砂文化创意园、百年德化文化复兴工程等一批历史文化街区工程。

虎强认为,郑州将用这四个文化片区建设,来补齐文化短板。首先,就是管城回族区内的商都历史文化区的建设。

【官方的态度】

郑州该做点

文化方面的事儿了

2016年8月27日,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正式开始。虎强介绍,区里当时花了三个月时间,抽调一千名干部,动迁了约六千户、长达四公里的街区,“从南大街到城隍庙,这是管城区历史上也是郑州历史上中心城区内,一次性动迁规模最大的一次。”

据记者了解,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非常受郑州市委、市政府重视,曾经在大约两个月时间内,市委书记马懿公开或者不公开去现场调研有六七次。官方的声音是:“郑州到这个时期,该做点文化方面的事儿了。”

虎强提到,商都历史文化区要建设的这块区域,也是中心城区“塌陷区域”,群众生活条件非常差,通过改造其实也改善了不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对管城回族区来说,目前该区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占比约70%,待商都历史文化区建成后,估计占比能达到80%以上,也就基本完成了产业转型。

【具体的目标】

打造国际商都城市会客厅

对于商都历史文化区的建设,虎强坦言,管城回族区会举全区之力,把郑州这个名片打造好。“我们的定位是要打造国际商都城市会客厅,就是要让郑州有看头。”

他说,在文化旅游方面,很多外地游客去完洛阳、开封、登封,晚上住到郑州后往往发现没有地方去,这是因为郑州没有一个大的“城市会客厅”,管城回族区就是以“城市会客厅”定位、谋划商都历史文化区的。

虎强介绍,商都历史文化区的起步区规划2.52平方公里,重点启动的有“两院”(郑州商都博物院、郑州文物考古研究院)二期,以及亳都古巷、开元寺塔湾古街、夕阳楼和书院街等片区改造项目。届时这个历史文化街区拥有众多高质量的名胜古迹和一批精品旅游项目和线路,用文化集聚人气,以人气带动商机……

郑州中心城区内的四星级、五星级旅游景区,可能就在这里呈现。

【链接】

历史文化街区怎么建

今年将征求大家的意见

郑州市人大代表李煦燕认为,商都历史文化区项目可以说是众望所归,以文化为核心进行城区建设,可以在建设过程中就让市民参与进来。

虎强告诉记者,将来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的规划方案出来后,会在报纸等媒体上公布,广泛、充分征求意见,“今年就会公布”。


商会活动

地产资讯

策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