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英才,郑州正等你来!11月23日上午,由中共郑州市委、郑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智汇郑州”人才政策发布会在郑州举行,郑州史上最强“抢人”政策,面向全球发出了“招贤令”。这份人才政策不仅“含金量”十足,在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时机,也显得尤为重要。
发布会现场,郑州市政府还公布了对第二批“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人才团队的命名表彰决定。施一公、许家印等12位“郑州人才特使”,也为郑州建设贡献力量。
发布
郑州出台人才新政
11月23日上午,郑州国际会展中心轩辕堂内群贤云集,万众瞩目。郑州市委市政府在此举行“智汇郑州”人才政策发布会,公布“智汇郑州”人才工程“1+N”政策体系,出台郑州史上“含金量”最高的人才新政。
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马懿在致辞中说,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要素。这次的人才政策发布,就是要把“智汇郑州”人才工程作为全面开启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新征程的首战,向天下亮明郑州求贤纳才的诚意,展示郑州良好的创业发展机会。
表彰
6名院士入选1125聚才计划
在发布会上,不仅有重量级的院士助阵,也有豫籍杰出人才赶来为“老家”引才贡献力量。
在郑州市政府公布的对第二批“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人才团队的命名表彰决定中,六位院士带着他们的项目荣耀入选。
他们是创新领军团队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工程专家刘鸿亮;创业领军团队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测绘专家刘先林;创新领军团队带头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低温工程、制冷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周远;创新领军团队带头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所长张锁江;创业领军团队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州大学教授、土木工程专家王复明;创新领军团队带头人、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李德仁。
此外,到场的豫籍杰出人才也都是重量级的,分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清华大学副校长、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全国政协常委、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行长吕家进,著名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原院长李伯谦,著名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阎连科,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国家突出贡献专家胡大一,旅美工商管理博士、美国世通公司联合创始人、美国3W公司董事长王为工,美国西亚斯集团董事长、亚太大学联合会主席、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创办人兼理事长陈肖纯。
这八人和海闻、托马斯·萨金特、张磊、毛大庆一同,被聘为“郑州人才特使”,为建设郑州贡献力量。
努力
施一公:愿把优秀人才推荐给郑州
现场,“郑州人才特使”施一公谈了他的感想。
“对于我这一位在郑州出生,在驻马店长大的,在18岁以前几乎没有跨出河南地界的地地道道的河南人来说,今天确实是一个很特别、很特殊、很高兴的日子。”施一公说。
“在郑州第一次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骄傲时刻,河南郑州发布‘智汇郑州’人才政策,我想对我们来说是非常令人鼓舞的事,能够聚集一批高层次人才,毫无疑问,若干年以后,郑州也会像中国最著名的一些一线城市一样,成为中国人才、世界人才向往的地方。”施一公说,他也代表其他“郑州人才特使”表示,愿意为郑州今后的发展做一份贡献,把优秀的人才推荐给郑州,助力郑州发展。
除了人才政策,城市吸引人才还需要注重什么?施一公在受访时说,“人才引进工程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工程,不只是说待遇好了,生活条件好了,住房宽敞了就回来了,他感受的还有人文气息、文化环境、配套支持条件、科研发展机会等,郑州目前来讲,相对于其他的国家中心城市,还有一点发展的空间。”
机制
一库一网一平台一热线打造“人才之家”
在发布会上,郑州市人才数据库、“智汇郑州”人才网、“智汇郑州”微信公众号和人才服务热线“一库一网一平台一热线”服务机制也正式建立。
这项机制的建立,着力用好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在居留签证、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方面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为高层次人才专门建立人才专员服务制度,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真正打造“人才之家”。